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铭记革命历史、传承伟大长征精神,10月30日傍晚,英语党支部以 “传承长征精神,筑牢信仰之基” 为主题,开展长征胜利纪念日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教师齐聚一堂,通过理论学习、学科探讨等环节,将长征精神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红色文化传承新路径。

重温历史悟精神,理论学习强根基
活动伊始,主持人、支部书记明明开篇点明活动主题与意义。她强调,长征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激励全体党员立足岗位、践行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理论学习环节,明明书记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生动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的关键战役与感人故事,重点阐释 “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的长征精神核心内涵,并深入解读其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随后,全体党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传承长征精神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后续研讨交流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学科研讨献良策,多角探索传精神
在特色研讨环节,来自英语、美育、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的党员教师代表,结合学科特点分享长征精神融入教学的创新设想,展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与育人思考。
英语学科的许先玲、孙玥、方智三位教师,围绕 “高职公共英语中长征精神的融入与传播” 展开交流。她们提出,计划在阅读课引入斯诺《西行漫记》节选,让学生通过原文研读理解长征历史的国际视角,同时对比 “革命理想高于天” 等精神内核的不同译法,提升跨文化表达准确性;还将开发 “红色文旅英语” 模块,训练学生用英语讲解长征文物、介绍精神内涵的技能,助力学生在提升专业本领的同时,扛起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
美育学科的王宁馨、邓颖老师则以 “艺术叙事赋能长征精神具象化传播” 为主题分享思路。她们表示,将探索构建 “历史场景 — 艺术创作 — 价值传递” 三维教学模式,通过结合《长征组歌》开展音乐赏析,引导学生在旋律中感悟 “艰苦奋斗” 品格;同时计划开发 “长征文创设计” 实训项目,将泸定桥铁索等元素转化为装饰画、非遗手作,让抽象的长征精神变得可
中国传统文化学科的黄波老师聚焦 “传统文化与长征精神的内在契合”,提出将在教学中挖掘二者精神联结 ,如讲解 “自强不息” 传统时结合红军翻雪山、渡河流的壮举,解读 “家国情怀” 时引入苏区群众助红军的史实等,实现 “传统韵味 + 红色精神” 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理解传承长征精神就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
总结部署明方向,凝聚力量再出发
活动最后,明明书记对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后续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全体党员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要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与党的创新理论;二要立足专业实践,把研讨中提出的教学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三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红色文化传播、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勇挑重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长征精神学习与学科特色紧密结合,不仅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化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更明确了学科视角下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方法。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把长征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让红色火种在校园中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