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苦寻救国之道,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主动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共有58名党员,其中35人是19世纪的“90后”,为20世纪的“00后”。1922年党亲手缔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青年团紧跟党走,团结起广大中国青年。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昂扬向前,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最为流行的口号,激励着广大青年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获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走向农村,参加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还组建起了近万人的“少共国际师”。许多还没有枪高的战士充分发挥青少年敢想敢拼、胆大心细的特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逐渐成为革命军队的中坚力量。抗日战争是漫长而艰苦的,广大青年投入救亡运动是勇敢而忘我的。几十万青年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主要兵源,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第三师的“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投江牺牲的八位女战士等都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1938年5月党中央为了加强对青年运动及对党领导下,各青年团体的集中统一领导成立了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1945年党的七大后,中央重设中央青委,这一时期的中央青委领导了陕甘宁边区试建青年团任务。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紧密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筹建青年团、创办中央团校、复刊《中国青年》,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参加土改,积极生产参军参战指导国统区青年学生运动,加强同世界青年组织的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贡献了力量,为新中国青年运动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线,看到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灵魂,看到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品质。以青春之名,筑复兴之路。先辈们擎起的梦想火炬将永远激励新时代的我们奋勇前行。
下面将第九期学习情况公示如下:
